Micro Air Vehicle Link由ETH的Lorenz Meier提出,字面意思是小型飞行器链路协议,主要用于控制无人机设备,后来也被用在机器人系统中。起初是伴随着PX4的开源工程提出,期间得到了PX4,PIXHAWK,APM和Parrot等平台的测试,逐渐成为了无人设备通信的主流标准,在机器人操作系统ROS上也有它应用的实例。
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Lorenz的简历看看,09年硕士期间开展了Pixhawk开源硬件工程,现在博士在读,研究移动平台视觉,很厉害的哥们。
Mavlink用于地面站和无人设备之间的通信,是个非常轻量级的协议,由包头和载荷组成。
可以类比TCP/IP协议,只不过它只有一级罢了。是的,它只有物理层,简洁明快。这个物理层设备是UART,可以是有线的RS232/USB,也可以是无线Radio。这个单层的包头规定了消息的源,组件编号,类型等,指明消息是发送给谁的。
以太网协议中,数据报文装帧,然后通过网卡驱动把它编码成比特流发送出去。接收端网卡将比特流解码成帧,再由用户程序拿出数据。
在Mavlink中,发送接收过程类似。不同的是硬件接口由网卡换成了串口。
消息17字节 = 6字节头部 + 9字节载荷 + 2字节校验和
6字节头部包括:
消息处理模块需要检查消息校验和。需要注意的是,错误率与波特率反相关,这也是为何3DR的数传波特率都设为57600的原因,我猜是工程试验得到的一个折中。
载荷中的数据是raw data,消息处理软件需要将raw data按照约定好的协议转换成数据结构。
. . . 不再赘述,具体参见参考资料中的pdf
在APM代码中,gcs相关的程序是几个loop任务。ardupilot/ArduCopter/Arducopter.pde中:
static const AP_Scheduler::Task scheduler_tasks[] PROGMEM = {
. . .
. . .
{ update_notify, 2, 100 },
{ one_hz_loop, 100, 420 },
{ gcs_check_input, 2, 550 },
{ gcs_send_heartbeat, 100, 150 },
{ gcs_send_deferred, 2, 720 },
{ gcs_data_stream_send, 2, 950 },
. . .
. . .
. . .